安全生产管理知识(ppt)

  文件类别:生产管理

  文件格式:文件格式

  文件大小:193K

  下载次数:937

  所需积分:14点

  解压密码:qg68.cn

  下载地址:[下载地址]

清华大学卓越生产运营总监高级研修班

综合能力考核表详细内容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ppt)


1.3职业安全卫生
职业安全卫生是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和职业卫生的统称,它是以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为目的的工作领域,以及在法律法规、技术、设备与设施、组织制度、管理机制、宣传教育等方面所有措施、活动和事物。

1.4 安全
  指生产系统中人员免遭不可承受危险的伤害。







1 事故频发倾向理论
当发生事故的概率不存在个体差异时,一定时间内事故发生次数服从泊松分布。
一些工人由于存在精神或心理方面的毛病,如果在生产操作过程中发生过一次事故,当再继续操作时,就有重复发生第二次、第三次事故的倾向,符合这种统计分布的主要是少数有精神或心理缺陷的工人,服从偏倚分布。
当工厂中存在许多特别容易发生事故的人时,发生不同次数事故的人数服从非均等分布。

事故频发倾向是指个别容易发生事故的稳定的个人内在倾向。事故频发倾向者的存在是工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即少数具有事故频发倾向的工人是事故频发倾向者,他们的存在是工业事故发生的原因。如果企业中减少了事故频发倾向者,就可以减少工业事故。







基本要求:
  检验应考人员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掌握程度;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组织保障的熟悉程度;对安全生产投入制度的熟悉程度;对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的熟悉程度;对建设项目(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三同时”制度的掌握程度;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检查制度的掌握程度;对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及劳动防护用品管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3.2安全技术措施计划
   生产经营单位为了保证安全资金的有效投入,应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该计划的核心是安全技术措施。
安全技术分类
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
1、消除危险源
2、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
3、隔离
4、故障—安全设计
5、减少故障和失误
安全技术分类
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
1、隔离
2、个体防护
3、设置薄弱环节
4、避难与救援
















用人单位的具体责任为:

1、用人单位应根据工作场所中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按照法律、法规、标准的规定,为从业人员免费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护品。不得以货币或其它物品替代应当配备的护品。
2、用人单位应到定点经营单位或生产企业购买特种劳动防护用品。护品必须具有“三证”,即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和安全鉴定证的护品。购买的护品须经本单位安全管理部门验收。并应按照护品的使用要求,在使用前对其防护功能进行必要的检查。
3、用人单位应教育从业人员,按照护品的使用规则和防护要求,正确使用护品。使职工做到“三会”:会检查护品的可靠性;会正确使用护品;会正确维护保养护品,并进行监督检查。
4、用人单位应按照产品说明书的要求,及时更换、报废过期和失效的护品。
5、用人单位应建立健全护品的购买、验收、保管、发放、使用、更换、报废等管理制度和使用档案,并切实贯彻执行和进行必要的监督检查。



基本要求:

  检验应考人员对安全评价分类及其内容的掌握程度;对安全评价程序的掌握程度;对危险、有害因素分类及辨识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安全评价方法的熟悉程度;对安全评价报告编写的掌握程度。
















FMEA应用实例



布尔代数规则如下(X、Y代表两个集合):    
(1)交换律 X·Y=Y·X            X+Y=Y+X (2)结合律 X·(Y·Z)=(X·Y)·Z            X+(Y+Z)=(X+Y)+Z (3)分配律 X·(Y+Z)=X·Y+X·Z            X+(Y·Z)=(X+Y)·(X+Z) (4)吸收律 X·(X+Y)=X            X+(X·Y)=X    

(5)互补律 X+X′=Ω=1            X·X′=Ф(Ф表示空集) (6)幂等律 X·X=X            X+X=X  (7)狄.摩根定律 (X·Y)′=X′+Y′                  (X+Y)′=X′·Y′ (8)对合律 (X′)′= X (9)重叠律 X+X′Y= X+Y=Y+Y′X


请计算:
  X1 ·X2 · (X1+X3)
  =X1 ·X2 ·X1+X1 ·X2 ·X3
  =X1 ·X2+ X1 ·X2 ·X3
  =X1 ·X2 · (1+X3)
  =X1 ·X2







1、封面
2、安全预评价资质证书影印件
3、著录项
4、目录
5、编制说明
6、前言
7、正文
8、附件
9、附录



基本要求:
  检验应考人员对重大危险源基础知识及辨识标准的掌握程度;对重大危险源的评价与监控措施的掌握程度。







基本要求:
  检验应考人员对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熟悉程度;对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掌握程度;对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与评审的掌握程度。





















基本要求:
   检验应考人员对职业危害因素与职业病的了解程度;对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的掌握程度;对作业场所卫生评价的了解程度;对职业危害申报的掌握程度和对职业病报告的了解程度。




1、有害因素的性质,如电磁辐射透入组织的深度和危害性,主要决定于其波长。毒物的理化性质及其对组织的亲和性与毒性作用有直接关系
2、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量,一般作用剂量
3、人体的健康状况

2.1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十五条规定: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建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职业危害预评价报告。第十六条规定: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的防护设施设计应当经卫生行政部门进行卫生审查。竣工验收以前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第十七条规定:职业危害预评价、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由取得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

   决定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影响的主要有接触水平与接触时间。
   目前用于作业场所有害作业分级评价的主要标准有:GB5044-85《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12331-90《有毒作业分级》、GB5817-86《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GB/T3869-97《体力劳动强度分级》、GB/T4200-97《高温作业分级》、GB/T14440-93《低温作业分级》、GB/T14439-93《冷水作业分级》、LD80-1995《噪声作业分级》。
   生产性毒物的职业接触方式有呼吸道吸入、经口食入、经皮肤吸收,以呼吸道吸入为主。


(一)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以急性毒性、急性中毒发病状况、慢性中毒患病状况、慢性中毒后果、致癌性和最高容许浓度等六项指标为基础的定级标准 。
   分为四级。

(二)有毒作业分级
   有毒作业危害程度分级评价的依据是生产性毒物危害程度级别、实地记录的接触生产性毒物的劳动时间和工作地点生产性毒物浓度的超标倍数,计算有毒作业分级指数,从而确定有毒作业分级级别。

(三)生产性粉尘作业分级
   GB5817-86《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主要依据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工人接触粉尘作业时间内肺总通气量、生产性粉尘浓度超标倍数,计算粉尘作作分级指数,以指数范围评定生产性粉尘危害级别。

(四)高温作业分级
   高温作业危害程度分级评价的依据是湿球黑球温度(WBGT)结合评价指数和劳动者接触高温作业的时间两项指标。

(五)噪声作业分级
   危害程度的分级依据是实测噪声作业工作日内等效连续A声级Lw和接触噪声作业时间对应的接触限值Ls,综合计算噪声危害指数I,根据指数范围确定噪声作业危害级别。

3.1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内容

1)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
2)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浓度或强度;
3)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生产技术、工艺和材料;
  4)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

3.2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程序

1)用人单位应当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
2)卫生行政部门受理申报,并根据需要进行现场核实。
3)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收到申报材料后5个工作日之内,出具《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回执》。

3.3职业病报告内容
《尘肺病报告卡》
《农药中毒报告卡》
《职业病报告卡》


基本要求:
  检验应考人员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熟悉程度;对生产经营单位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方法与步骤的熟悉程度;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与认证程序的了解程度。










安全生产监督监察的基本特征
我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基本原则
(1)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的原则;
(2)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
(3)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
(4)坚持行为监察与技术监察相结合的原则;
(5)坚持监察与服务相结合的原则;
(6)坚持教育与惩罚相结合的原则。



专门监察
(1)对生产性建设项目的“三同时”监察。
(2)对特种设备的监察。
(3)对劳动防护用品的监察。
(4)对特种作业人员的监察。是否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的规定要求,保证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并杜绝违章操作。
(5)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的监察。(6)对严重有害作业场所的监察。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ppt)
 

[下载声明]
1.本站的所有资料均为资料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版权的,请来电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电话:010-82593357。
2、访问管理资源网的用户必须明白,本站对提供下载的学习资料等不拥有任何权利,版权归该下载资源的合法拥有者所有。
3、本站保证站内提供的所有可下载资源都是按“原样”提供,本站未做过任何改动;但本网站不保证本站提供的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时本网站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损失或伤害。
4、未经本网站的明确许可,任何人不得大量链接本站下载资源;不得复制或仿造本网站。本网站对其自行开发的或和他人共同开发的所有内容、技术手段和服务拥有全部知识产权,任何人不得侵害或破坏,也不得擅自使用。

 我要上传资料,请点我!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常见问题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隐私保护 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登陆帮助 友情链接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